早安,威尼斯人!
早起來個免費的『威豐味』,吃飽才有腳力繼續走路
吃完早餐我們又在為了要搭乘哪班車才會到聖地牙哥附近苦惱
總結下來是:澳門當地的人們比威尼斯人的工作人員來的熱情些
很多路況、搭乘的班車,都是當地居民或是公車司機好心的報路我們才能少繞一些路
《澳門半島》媽閣廟
總結下來是:澳門當地的人們比威尼斯人的工作人員來的熱情些
很多路況、搭乘的班車,都是當地居民或是公車司機好心的報路我們才能少繞一些路
原稱媽祖閣,主奉海神媽祖,是位於澳門半島西南方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,現為澳門三大古剎中最古老者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
媽閣廟始建於1488年,時值明朝。當時媽閣廟門前已為澳門之海岸線,是當地及附近居住之漁民作業之上岸補給、歇息和祈福之處。廟宇背山面海,沿崖建築,古木參天,風光優美。整座廟宇包括大殿(又稱正覺禪林)、石殿(又稱神山第一殿)、弘仁殿、觀音閣等4座主要建築。石獅鎮門、飛檐凌空,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。
經過廟門及花崗石牌坊,便是庭院,循著山麓的石階小徑,拾級而上,即可抵達建於巉岩巨石間、就石窟鑿成的弘仁殿。殿內四壁,雕刻著海魔神將,色彩斑斕,中央供奉天后。自弘仁殿至觀音閣,沿著山崖有不少石刻,或為名流政要詠題,或為騷人墨客遣興,楷草篆隸,諸體俱備。觀音閣位於廟之最高處,供奉觀音菩薩。不少西洋畫家亦曾描繪了廟前繁華景象,而媽閣廟亦出現在最早一批在中國拍攝的照片。
媽閣上街 |
這趟澳門之旅本來就對廟宇沒有太大興趣,但還是要以玆代表有經過此路段的象徵留影
喵先生本來還問我要不要進去,但我很豪爽的說『不用』
他還自動聯想是因為生理期所以不能進去,結果是我沒有想要拜拜而不進去...
說要去附近逛逛,時間好像也不夠充裕
《澳門半島》聖地牙哥古堡酒店
古堡建於1629年,為聖地牙哥炮臺堡壘(或稱媽閣炮臺、西灣炮臺),於1629年由當時的澳葡政府修建而成。它位處內港的入口處,是澳門昔日的軍事防衛系統一部份。裝配16門大炮面對海上,與大炮臺和東望洋炮臺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,用於抵禦歐洲敵國和當地海盜的入侵。
於1978年,澳門政府將其改建為酒店,其後該酒店幾度易手,2004年底,酒店納入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,並進行翻新及擴建,將原有的二十四間客房合二為一,改建成十二間套房,並於2007年8月重新開業。
聖地牙哥古堡酒店 |
好像要跟古堡門口的大砲拍張照才是到此一遊
聖地牙哥古堡酒店 |
開啟大門,請穿越階梯的往上前行到古堡內
想問問是否可以參觀裡面
想問問是否可以參觀裡面
聖地牙哥古堡酒店 |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非假日,其實我們是第一個進來用餐的人
還從訂位的1點提前到12點用餐,詳細內部就屬於飯店內了,我們也不方便闖入了
聖地牙哥古堡酒店 |
古堡的Menu貴的嚇死人!
還好我很精明的要了商業午餐的Menu,至少價格便宜了一半吧!
想說喝水不用錢,沒想到他的水是瓶裝要 MOP 52
中餐結束後,覺得比昨天晚上的自助山值得太多了!
西望洋聖堂原名卑拿聖堂(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a Penha),「Penha」在葡萄牙文意為位於海邊之山岩。西望洋聖堂因其建於澳門西望洋山山頂而得名。聖堂旁的建築物曾是主教的寓所,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,教堂又被稱主教山小堂。
建築物蓋有哥衛式教堂尖頂,反映古典折衷主義風格。西望洋聖堂及主教私邸已被評定為「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」並收錄於《澳門文物名錄》。
堂前設大理石的聖母望洋像,西望洋聖堂聯貫相通後面的主教私邸。附近的路德聖母岩洞設聖母像,象徵聖母曾在法國路德城的顯現事件。
主山小教堂 |
沿途走上來到處都是新人,看來這教堂的壯觀是攝影最佳地點
這是繼大三巴後,另一個讓我覺得壯觀的建築
這是繼大三巴後,另一個讓我覺得壯觀的建築
主山小教堂 |
在我們很三八的玩著定時自拍時,教堂的修女還有經過跟我們問好 say hi
還很親切的問我們是從哪裡來的,祝我們有個愉快的假期
主山小教堂 |
從山主小教堂遠遠的可以看到旅遊塔全景,就連跨海大橋也看得到
遠遠的看著覺得還好,但還是有看到有人從上面高空彈跳,這勇氣也太可佳了
澳門旅遊塔 |
《澳門半島》亞婆井前地
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,由此可知,此地昔日為澳門水池之一。有井就有人住,澳門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處,故為最古老的住宅區之一。澳門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謠說:「喝過亞婆井水,忘不掉澳門;要麼在澳門成家,要麼遠別重來。」
澳葡政府爲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,進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,亞婆井前地內的兩株百年老榕樹得以保留,增設古典路燈和將石子路面改鋪大理石等。1996年1月重修工程竣工,亞婆井前地及附近建築的歐陸風情得以留下。
《澳門半島》聖老楞佐教堂
在很多年前,風順堂在華人口中是稱作風信堂的,改稱風順堂意謂順風順水。當年居澳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,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,多於此教堂祈禱希望得到航海主保的代禱。
聖堂建築具葡萄牙色彩,正立面左右兩翼各有大鐘樓。堂內正中主祭台上有該堂主保聖人聖老楞佐聖像。左右兩側各有一小聖堂,上空鳥瞰成十字型。右側小堂內主位是病人之痊聖母聖像,其右側下,有一較小的耶穌聖聖嬰君王聖像,左側下則為出生於葡國里斯本的聖安多尼聖像。聖堂左側小堂內主位是耶穌聖心聖像,其右側下,有一較小的聖女嬰孩耶穌德肋撒聖像,左下側為聖女路濟亞聖像。此外,聖堂內面對正門兩側牆各有一小祭台,右側供奉聖若瑟聖像,左側為聖母無玷聖心像,教友座位中兩側亦各有一祭台,右側供奉聖方濟各沙勿畧聖像,左側為聖猶達宗徒聖像。
聖老楞佐教堂 |
聖老楞佐教堂 |
聖老楞佐教堂 |
《澳門半島》聖若瑟修院及教堂
聖若瑟聖堂的入口其實很低調,但小小的門進去後就是一條寬敞莊嚴的階梯走向聖堂,邊攀爬而上就能漸漸感受到它的威嚴與氣勢。
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|
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|
《澳門半島》聖奧斯定教堂
早期的教堂是一座手法主義建築,1874年重修時做了巨大的改動,成為今天的模樣。教堂坐北朝南,後部有鐘樓,與街道成一夾角,形成前地空間。教堂立面簡樸,總高約17米,採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典式構圖。入口用雙柱,是石製的羅馬塔司干式,牆轉角有隅石,外牆面為黃色粉刷,有許多卷渦形裝飾和白色線腳。頂部是三角形山花,中間的神龕供奉聖母像。屋頂為坡屋頂,瓦屋面,木屋架。教堂的主體結構為磚木結構。
教堂正廳為一層,入口有夾層,是唱詩席。教堂內部結構與玫瑰堂類似,由兩排柱子將空間一分為三:一個寬7米的中廳和兩個寬4米的側廊,長度均為30米。兩側廊為木拱吊頂,中廳則為平吊頂,瓷磚地面。中廳內部還有四個小祭壇和一個八角形的木製講壇。主祭壇寬闊而深遠(長20米,寬11米,高12米),供奉「苦難耶穌像」,祭壇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,裝飾為巴洛克風格,表面飾水磨石,地板鋪設馬賽克。
聖奧斯定教堂 |
《澳門半島》崗頂前地
崗頂前地,是澳門崗頂(古稱磨盤山)的一個廣場,座落於澳門半島南部風順堂區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
前地面積雖不大,但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與宗教景觀。其內的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、崗頂劇院(伯多祿五世劇院)、何東圖書館、聖奧斯定教堂均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建築。另外,社會服務慈善團體澳門明愛以此地為會址。近年,崗頂前地舖上波浪形圖案的葡萄牙風格碎石和小食亭,更增添了廣場的歐陸氣色。
崗頂前地伸延道路可通向議事亭前地(東方斜巷)、福隆新街、龍嵩街、紅窗門街與天通街,其附近也是一區警察局總部與匯業銀行行政中心所在地。而葡文名稱則意為聖奧斯定前地。
崗頂前地 |
《澳門半島》聖若瑟修院及教堂
聖若瑟修院 |
旁邊的圖書館簡直時幫了一個大忙!
來到澳門的第二天終於有了免費wifi可以使用,在裡面待了感覺有一個小時
再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覺得小腿無敵痠痛!!
何東圖書館 |
又繞回議事亭前地了
議事亭前地 |
議事亭前地 |
準備走路走到新葡京的站別搭公車到旅遊塔了
《澳門半島》旅遊塔
哈哈~ 我覺得腳底透明好刺激,內心會毛毛
喔~ 旅遊塔眺望出去夜景很美吶!
吳大胖其實很怕高,一點也不想站在透明地板上
下了公車看到我們住的威尼斯人晚上其實也還滿樸實壯觀的
回來就先把紀念品買好
還有在議事亭前地的7-11買了零嘴回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